自动翻译
自我观察
对自身进行深入的自我观察,是实现彻底转变的实用方法。
认识和观察是不同的。许多人将自我观察与认识混淆。我们知道自己正坐在房间的椅子上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观察椅子。
我们知道在某一时刻,我们处于消极状态,可能存在一些问题,或者担心这个或那个问题,或者处于不安或不确定状态等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正在观察它。
你是否对某人感到反感?你是否不喜欢某个人?为什么?你会说你认识那个人……拜托!观察他,认识永远不是观察;不要将认识与观察混淆……
自我观察是百分之百积极的,是一种改变自我的手段,而认识是消极的,不是。
诚然,认识不是一种注意力的行为。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部,集中在内心发生的事情上,这才是积极的,主动的……
如果一个人毫无理由地对某人感到反感,只是因为我们一时兴起,而且往往没有任何理由,那么我们会注意到大量思绪在脑海中积累,一群声音在自己内心杂乱无章地说话和尖叫,它们在说什么,我们内心升起令人不快的情绪,以及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的令人不快的味道等等,等等,等等。
显然,在这种状态下,我们也意识到自己在内心深处对待我们反感的人非常糟糕。
但要看到这一切,无疑需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部;而不是被动的注意力。
动态注意力实际上来自观察者一方,而思想和情绪则属于被观察者一方。
这一切使我们理解,认识是完全被动和机械的,与自我观察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。
我们并不是要说不存在机械的自我观察,但这种观察与我们所指的心理自我观察毫无关系。
思考和观察也非常不同。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沉溺于思考自己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在观察自己。
我们需要看到不同的“小我”在行动,在我们的心灵中发现它们,理解每个“小我”内部都存在我们自身意识的一部分,后悔创造了它们,等等。
然后我们会惊呼。“这个‘小我’在做什么?”“它在说什么?”“它想要什么?”“它为什么要用它的欲望折磨我?”,“用它的愤怒?”,等等,等等,等等。
然后,我们会在自己内心看到一连串的想法、情绪、欲望、激情、私人喜剧、个人戏剧、精心编造的谎言、演讲、借口、病态、欢乐之床、淫荡的画面等等,等等,等等。
很多时候,在入睡前,在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时刻,我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听到不同的声音在相互交谈,这些是不同的“小我”,它们必须在这些时刻切断与我们有机体的各个中心的连接,以便随后沉浸在分子世界中,沉浸在“第五维度”中。